本报讯 (记者 方祎 通讯员 黄洁菁) 这几日,高温成为临平天气的主基调。在又热又闷的环境里,人体的体温调节会出现紊乱,中暑风险增加,严重者甚至会患上热射病。高温天气下,我们该如何做好预防?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热射病的症状又有哪些?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记者来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盛燚告诉记者,近段时间陆续有中暑患者前来就诊。在临床上,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以及重症中暑,分别代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兆中暑症状较轻,一般表现为乏力、头晕、恶心、出汗、食欲不振等,若不及时干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灼热、体温升高、心率增快,以及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往往伴随着恶心、呕吐、头痛、心慌等。“进一步加重可能就会进入到重症中暑阶段,其中又分三种类型,有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类中暑,患者会有意识障碍、神志不清楚,同时可能伴有心率快、血压低、休克等症状。一旦进入这个阶段,患者死亡率就会比较高。”盛燚说。
按近些年的情况来看,医院接诊的热射病患者总体有所下降,但仍需大众保持重视。盛燚表示,热射病有劳力型,即青壮年长时间户外高温作业、运动时发病,还有一类是经典型,也就是老年人、体弱者在闷热环境中发病。从先兆或轻症中暑到热射病,中间往往有一个发展过程,有些患者在前期感到精神萎靡、浑身乏力,只是归因于“有点累”而不加以重视,这样就容易酿成严重后果,所以“早发现、早干预”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防止“小病”变“大患”?首先要“转移”,患者有中暑症状后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同时做好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用毛巾包裹冰袋等放在患者颈部两侧、腋窝下或等大血管所在位置,但要注意避免冻伤。此外,应补充水分,尤其是出汗较多的人群,可以通过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及时补充电解质,但要注意不可一次过多饮水。
“家中也可以备一些常用的防暑药物,例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盛燚特别强调,在进行干预后,患者中暑症状若未得到缓解,应及时送医,“尤其是像一些老年人,他们一般基础疾病较多,情况会比较复杂,同样是胸闷或腹痛,有可能是中暑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及时就医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安全。”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方祎 通讯员 黄洁菁) 这几日,高温成为临平天气的主基调。在又热又闷的环境里,人体的体温调节会出现紊乱,中暑风险增加,严重者甚至会患上热射病。高温天气下,我们该如何做好预防?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热射病的症状又有哪些?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记者来到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盛燚告诉记者,近段时间陆续有中暑患者前来就诊。在临床上,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以及重症中暑,分别代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兆中暑症状较轻,一般表现为乏力、头晕、恶心、出汗、食欲不振等,若不及时干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灼热、体温升高、心率增快,以及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往往伴随着恶心、呕吐、头痛、心慌等。“进一步加重可能就会进入到重症中暑阶段,其中又分三种类型,有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类中暑,患者会有意识障碍、神志不清楚,同时可能伴有心率快、血压低、休克等症状。一旦进入这个阶段,患者死亡率就会比较高。”盛燚说。
按近些年的情况来看,医院接诊的热射病患者总体有所下降,但仍需大众保持重视。盛燚表示,热射病有劳力型,即青壮年长时间户外高温作业、运动时发病,还有一类是经典型,也就是老年人、体弱者在闷热环境中发病。从先兆或轻症中暑到热射病,中间往往有一个发展过程,有些患者在前期感到精神萎靡、浑身乏力,只是归因于“有点累”而不加以重视,这样就容易酿成严重后果,所以“早发现、早干预”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防止“小病”变“大患”?首先要“转移”,患者有中暑症状后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同时做好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用毛巾包裹冰袋等放在患者颈部两侧、腋窝下或等大血管所在位置,但要注意避免冻伤。此外,应补充水分,尤其是出汗较多的人群,可以通过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及时补充电解质,但要注意不可一次过多饮水。
“家中也可以备一些常用的防暑药物,例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盛燚特别强调,在进行干预后,患者中暑症状若未得到缓解,应及时送医,“尤其是像一些老年人,他们一般基础疾病较多,情况会比较复杂,同样是胸闷或腹痛,有可能是中暑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及时就医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