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部剧奔赴一座城
话剧《温暖的味道》临平开演获好评带来文旅热潮新解读
发布时间: 2025-07-08 09:33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通讯员 季梦莹) 近日,由刘昊然、周显欣、阿木古郎主演的话剧《温暖的味道》杭州站在临平大剧院开演,给“为了一部剧,奔赴一座城”的文旅热潮带来了新的解读。

据了解,话剧《温暖的味道》紧扣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讲述了黄河岸边塬底下村第一书记孙光明带领村子重振“苹果黄金产区”的故事。该剧为观众呈现了孙光明引入新种苗与新技术,助力当地种植产业升级,带领村民重燃希望,共赴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而今年巡演最令观众期待的,莫过于青年演员刘昊然接棒靳东饰演“第一书记”孙光明,为这个“新旧观念碰撞”的符号性人物注入了青年视角的鲜活张力。

linping0708002_003_01_b.jpg

距离演出正式开始不到半小时,剧院入口处已经聚集了不少从外地赶来应援的粉丝,大家纷纷举起手中的纸质票与大剧院特设的打卡点合影留念,领取限量明信片、专属印章等可携带的剧场记忆。“我是从金华赶过来的,这是刘昊然首次挑战话剧舞台,我作为粉丝肯定不能错过。”大学生小郑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来到临平,“交通很方便,下了高铁站我就直奔大剧院,感觉这里很现代、很时尚。”小郑说,等演出结束,打算趁着暑假在临平多留几天,四处逛逛。

戏剧串起文旅消费新链条的同时,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相较于电影电视,戏剧是一门讲求现场性、即时性的艺术,所以我还是更喜欢走进剧院,感觉看得更真实,氛围也更好,线下呈现的角色也会更有温度一些。”作为一名地道的“戏剧特种兵”,姚先生常年在不同城市、剧场间穿梭,追着巡演路线“跑图”看剧,高密度“连打”不同剧目。“以前只能在北京、上海那种大的剧院能看到的作品,这两年在‘家门口’也有机会看到了,幸福感简直‘爆棚’!”采访之余,姚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厚厚的票夹,里面是过去两年来他看过的话剧的票根;打开手机的电子票夹,还有好几场没开演的戏。“我所憧憬的不仅是剧场里的一砖一瓦,还有戏剧呈现出来的文化氛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质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好剧来到咱们临平,让剧院成为临平文化的新地标。”姚先生笑着说。

“今年我们引进了原版的音乐剧《芝加哥》,以及不久前刚结束杭州站巡演的由朱茵和罗家应英主演的粤语版《驴得水》,包括这次的《温暖的味道》。”在临平大剧院副总经理崔建彬看来,“一台好戏”,是好戏来“临”的基础与本源。“在充分平衡艺术性和市场接受度后,这两年我们引进的剧目无论是上座率,还是观众好评率,都在持续上升。”崔建彬表示。

好戏来“临”,怎么来“临”同样重要。“结合临平区‘深度融沪桥头堡’的定位,我们将剧院打造成一个现在社媒上非常火的‘高铁星人友好型剧院’,最近有非常多来自上海的观众,最快只需40多分钟就能直达剧场。”崔建彬介绍道,剧院毗邻临平南高铁站和地铁站,双枢纽优势让外地观众也能方便跨城观演。

那么,如何让“好戏”持续来“临”?崔建彬觉得,唯有根植本土基因,才能成为具有独立生命力的精神地标。“我们暑期将会重点打造‘打开艺术之门’演出季,届时将举办10余场面向青少年、亲子的系列艺术普及活动。”而当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剧目来“临”,也就不愁没有“戏剧特种兵”为此奔赴,戏剧与文旅在潜移默化中融合共生。“下半年我们也会有多部重磅作品,包括音乐剧《鼓浪之声》《夜幕下的哈尔滨》,以及由鞠红川、孟慧圆主演的音乐剧《我要你》。此外,国漫巅峰之作《异人之下》的全国首演,由马伯庸小说改编而来的同名话剧《长安的荔枝》也会来到临平大剧院,陆续跟大家见面。”崔建彬说。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为了一部剧奔赴一座城
发布时间: 2025-07-08 09:33:48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通讯员 季梦莹) 近日,由刘昊然、周显欣、阿木古郎主演的话剧《温暖的味道》杭州站在临平大剧院开演,给“为了一部剧,奔赴一座城”的文旅热潮带来了新的解读。

据了解,话剧《温暖的味道》紧扣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讲述了黄河岸边塬底下村第一书记孙光明带领村子重振“苹果黄金产区”的故事。该剧为观众呈现了孙光明引入新种苗与新技术,助力当地种植产业升级,带领村民重燃希望,共赴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而今年巡演最令观众期待的,莫过于青年演员刘昊然接棒靳东饰演“第一书记”孙光明,为这个“新旧观念碰撞”的符号性人物注入了青年视角的鲜活张力。

linping0708002_003_01_b.jpg

距离演出正式开始不到半小时,剧院入口处已经聚集了不少从外地赶来应援的粉丝,大家纷纷举起手中的纸质票与大剧院特设的打卡点合影留念,领取限量明信片、专属印章等可携带的剧场记忆。“我是从金华赶过来的,这是刘昊然首次挑战话剧舞台,我作为粉丝肯定不能错过。”大学生小郑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第一次来到临平,“交通很方便,下了高铁站我就直奔大剧院,感觉这里很现代、很时尚。”小郑说,等演出结束,打算趁着暑假在临平多留几天,四处逛逛。

戏剧串起文旅消费新链条的同时,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相较于电影电视,戏剧是一门讲求现场性、即时性的艺术,所以我还是更喜欢走进剧院,感觉看得更真实,氛围也更好,线下呈现的角色也会更有温度一些。”作为一名地道的“戏剧特种兵”,姚先生常年在不同城市、剧场间穿梭,追着巡演路线“跑图”看剧,高密度“连打”不同剧目。“以前只能在北京、上海那种大的剧院能看到的作品,这两年在‘家门口’也有机会看到了,幸福感简直‘爆棚’!”采访之余,姚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厚厚的票夹,里面是过去两年来他看过的话剧的票根;打开手机的电子票夹,还有好几场没开演的戏。“我所憧憬的不仅是剧场里的一砖一瓦,还有戏剧呈现出来的文化氛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质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好剧来到咱们临平,让剧院成为临平文化的新地标。”姚先生笑着说。

“今年我们引进了原版的音乐剧《芝加哥》,以及不久前刚结束杭州站巡演的由朱茵和罗家应英主演的粤语版《驴得水》,包括这次的《温暖的味道》。”在临平大剧院副总经理崔建彬看来,“一台好戏”,是好戏来“临”的基础与本源。“在充分平衡艺术性和市场接受度后,这两年我们引进的剧目无论是上座率,还是观众好评率,都在持续上升。”崔建彬表示。

好戏来“临”,怎么来“临”同样重要。“结合临平区‘深度融沪桥头堡’的定位,我们将剧院打造成一个现在社媒上非常火的‘高铁星人友好型剧院’,最近有非常多来自上海的观众,最快只需40多分钟就能直达剧场。”崔建彬介绍道,剧院毗邻临平南高铁站和地铁站,双枢纽优势让外地观众也能方便跨城观演。

那么,如何让“好戏”持续来“临”?崔建彬觉得,唯有根植本土基因,才能成为具有独立生命力的精神地标。“我们暑期将会重点打造‘打开艺术之门’演出季,届时将举办10余场面向青少年、亲子的系列艺术普及活动。”而当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剧目来“临”,也就不愁没有“戏剧特种兵”为此奔赴,戏剧与文旅在潜移默化中融合共生。“下半年我们也会有多部重磅作品,包括音乐剧《鼓浪之声》《夜幕下的哈尔滨》,以及由鞠红川、孟慧圆主演的音乐剧《我要你》。此外,国漫巅峰之作《异人之下》的全国首演,由马伯庸小说改编而来的同名话剧《长安的荔枝》也会来到临平大剧院,陆续跟大家见面。”崔建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