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红 实习生 张凌伟) “原以为独木舟只是块旧木头,谁知道它竟是五千年前良渚时期的船!”近日,在龙兴社区“龙兴文化小使者”小小讲解员暑期研学活动中,小朋友范舒雅不由发出惊叹。此次研学活动由文化特派员曹莉莉牵头策划,旨在让孩子们成为文化传播者。
去年7月,临平博物馆社教员曹莉莉以文化特派员的身份进驻南苑街道龙兴社区。一年多来,她依托“龙兴・未来博物空间”文化品牌项目,着力打造文化氛围浓厚的活力社区,推动龙兴社区向社区文化样板迈进。
分龄定制 播撒文化种子
前几日,龙兴社区活动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们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博物馆镇馆之宝独木舟、临平名桥桂芳桥以及龙兴历史故事。从认知文物、探索历史到学习讲解技巧,孩子们收获满满。“桂芳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课上我们既能学知识又能做游戏,特别有趣。”对桂芳桥情有独钟的小朋友胡嘉卉说。
曹莉莉向记者表示,将博物馆资源引入社区,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家乡历史的平台,并教授讲解技巧,旨在引导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了解,成为家乡文化的代言人。
让孩子们成为文化传播者,是“龙兴・未来博物空间”项目的一部分。进驻社区后,曹莉莉发现以往活动多面向老人和幼儿,青年群体参与度低。为此,她推出“龙兴青年说”活动,邀请博物馆策展人、浙大学生、创业青年等开展分享交流,激发社区青年参与热情。“让青年讲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创业故事,可以带动他人学习进步,从而也能达到反哺社区的实效。”曹莉莉说。
打破围墙 构建博物空间
突破传统博物馆的物理限制,是曹莉莉的一项创新之举。她巧妙地将博物馆文化元素融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书房、宣传窗等公共空间,打造出“没有围墙”、处处可学习体验的场所。
此外,她与社区共同在龙兴公园打造“龙兴视界・临平故事”微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梳理临平自新石器时代起的历史变迁,使之成为传承文化、延续记忆的重要窗口,为市民提供了解临平历史的新途径。
“利用龙兴公园长廊做的微展广受居民好评。我们还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将展览送进社区,普及博物馆知识和临平历史。”曹莉莉介绍道。
辐射引领 共享全民文化
如今,常态化的品牌活动已融入社区生活。“龙兴博物日”成为居民的文化节日,每月通过微展、探馆、宋韵文化及非遗体验课等主题活动丰富文化生活。“镇馆之宝到我家”系列活动尤为亮眼,通过海报和视频,将临平博物馆珍贵文物故事分期送至居民家门口,目前已开展了12期。这些海报不仅覆盖龙兴社区,还辐射至南苑街道商业综合体及周边社区,大大拓展了文化影响力。“每次活动名额都被‘秒空’,居民的文化视野和热情被彻底地激发了。”社区委员康敏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时时可学 处处能学”逐渐成为龙兴社区的新风尚。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曹莉莉正在筹备专题红色展览,通过文物和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持续深化文化培育。她还想培养一支南苑街道文化宣传队伍,以更多元视角、更贴近居民的方式宣传普及博物文化。她的宏大愿景是以“龙兴・未来博物空间”为标杆,在社区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并将成功模式推广至其他社区。“让龙兴社区成为原点,推动形成全民共享的文化氛围。”曹莉莉的期许,正伴随千年文脉与现代社区的融合而逐步实现。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赵红 实习生 张凌伟) “原以为独木舟只是块旧木头,谁知道它竟是五千年前良渚时期的船!”近日,在龙兴社区“龙兴文化小使者”小小讲解员暑期研学活动中,小朋友范舒雅不由发出惊叹。此次研学活动由文化特派员曹莉莉牵头策划,旨在让孩子们成为文化传播者。
去年7月,临平博物馆社教员曹莉莉以文化特派员的身份进驻南苑街道龙兴社区。一年多来,她依托“龙兴・未来博物空间”文化品牌项目,着力打造文化氛围浓厚的活力社区,推动龙兴社区向社区文化样板迈进。
分龄定制 播撒文化种子
前几日,龙兴社区活动室里气氛热烈,孩子们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了解博物馆镇馆之宝独木舟、临平名桥桂芳桥以及龙兴历史故事。从认知文物、探索历史到学习讲解技巧,孩子们收获满满。“桂芳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课上我们既能学知识又能做游戏,特别有趣。”对桂芳桥情有独钟的小朋友胡嘉卉说。
曹莉莉向记者表示,将博物馆资源引入社区,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家乡历史的平台,并教授讲解技巧,旨在引导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了解,成为家乡文化的代言人。
让孩子们成为文化传播者,是“龙兴・未来博物空间”项目的一部分。进驻社区后,曹莉莉发现以往活动多面向老人和幼儿,青年群体参与度低。为此,她推出“龙兴青年说”活动,邀请博物馆策展人、浙大学生、创业青年等开展分享交流,激发社区青年参与热情。“让青年讲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创业故事,可以带动他人学习进步,从而也能达到反哺社区的实效。”曹莉莉说。
打破围墙 构建博物空间
突破传统博物馆的物理限制,是曹莉莉的一项创新之举。她巧妙地将博物馆文化元素融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书房、宣传窗等公共空间,打造出“没有围墙”、处处可学习体验的场所。
此外,她与社区共同在龙兴公园打造“龙兴视界・临平故事”微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梳理临平自新石器时代起的历史变迁,使之成为传承文化、延续记忆的重要窗口,为市民提供了解临平历史的新途径。
“利用龙兴公园长廊做的微展广受居民好评。我们还将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将展览送进社区,普及博物馆知识和临平历史。”曹莉莉介绍道。
辐射引领 共享全民文化
如今,常态化的品牌活动已融入社区生活。“龙兴博物日”成为居民的文化节日,每月通过微展、探馆、宋韵文化及非遗体验课等主题活动丰富文化生活。“镇馆之宝到我家”系列活动尤为亮眼,通过海报和视频,将临平博物馆珍贵文物故事分期送至居民家门口,目前已开展了12期。这些海报不仅覆盖龙兴社区,还辐射至南苑街道商业综合体及周边社区,大大拓展了文化影响力。“每次活动名额都被‘秒空’,居民的文化视野和热情被彻底地激发了。”社区委员康敏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时时可学 处处能学”逐渐成为龙兴社区的新风尚。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曹莉莉正在筹备专题红色展览,通过文物和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持续深化文化培育。她还想培养一支南苑街道文化宣传队伍,以更多元视角、更贴近居民的方式宣传普及博物文化。她的宏大愿景是以“龙兴・未来博物空间”为标杆,在社区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并将成功模式推广至其他社区。“让龙兴社区成为原点,推动形成全民共享的文化氛围。”曹莉莉的期许,正伴随千年文脉与现代社区的融合而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