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方祎) 立秋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既有暑湿,又有秋燥,人的身体也会出现一些反应。此时,大家在饮食、运动等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日前,记者前往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向医生请教这一时段的保养良方。
医院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袁荣金表示,立秋虽然说是“秋”,但仍处于三伏天,温度依然较高。暑湿困脾,容易导致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身体困重乏力。秋燥侵犯肺部,则会使人觉得咽干口燥,且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在饮食方面,既要少吃生冷、油腻、甜食等容易生湿气的食物,也要少吃辛辣、燥热等容易上火的食物。”袁医师表示,大家可以适当多吃些健脾除湿的薏米、山药以及润肺生津的百合、银耳等食物。
立秋后,运动也有讲究。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敛的季节,所以大家要选择偏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或者太极拳、八段锦等。“最早在天亮以后,最晚要在天黑之前进行运动。”袁医师解释道,晚上阳气内收,此时剧烈运动,容易损耗人体的阳气,后续到了冬季人可能会更加怕冷,且缺乏精神。
除了自身注意饮食与运动,针对祛暑湿与秋燥,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推出了健脾祛湿茶以及酸梅汤,有需要的市民可以自行前往医院咨询。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方祎) 立秋时节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既有暑湿,又有秋燥,人的身体也会出现一些反应。此时,大家在饮食、运动等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日前,记者前往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向医生请教这一时段的保养良方。
医院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袁荣金表示,立秋虽然说是“秋”,但仍处于三伏天,温度依然较高。暑湿困脾,容易导致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身体困重乏力。秋燥侵犯肺部,则会使人觉得咽干口燥,且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在饮食方面,既要少吃生冷、油腻、甜食等容易生湿气的食物,也要少吃辛辣、燥热等容易上火的食物。”袁医师表示,大家可以适当多吃些健脾除湿的薏米、山药以及润肺生津的百合、银耳等食物。
立秋后,运动也有讲究。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敛的季节,所以大家要选择偏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或者太极拳、八段锦等。“最早在天亮以后,最晚要在天黑之前进行运动。”袁医师解释道,晚上阳气内收,此时剧烈运动,容易损耗人体的阳气,后续到了冬季人可能会更加怕冷,且缺乏精神。
除了自身注意饮食与运动,针对祛暑湿与秋燥,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推出了健脾祛湿茶以及酸梅汤,有需要的市民可以自行前往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