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陈爷爷跟着90后孙女学习花艺
(记者 钱昕雯) 90+90=?答案不是180,而是一个跨越时光的组合:怀揣花艺梦想的90后姑娘和90岁“最潮合伙人”爷爷,用爱与创意做了一道温暖加法。近日,爷孙俩共同打造的河边边咖啡小院在塘栖镇塘栖村开启试营业。
花香咖啡成网红打卡点
午后,阳光透过河边边咖啡小院的玻璃窗洒进来,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桌面摆着当季鲜花,墙上挂着花艺作品,连角落里的小摆件都带着花草的温柔。三五成群的游客们手捧咖啡,尽享视觉与味觉的双重治愈体验。“我是头一回打卡村咖,餐品好吃,环境漂亮,体验感很棒。”趁着空闲时间,市民白女士和朋友换上文艺风穿搭,驱车从市区赶来,“平时就喜欢在咖啡店拍照,想多尝试一下不同的风格。”
咖啡香混着花香,这份独属于河边边咖啡小院的氛围感,来自主理人陈姗多年的花艺经验。“我开了三年花店,所以在这个小院里融入了一些花艺装饰作为打卡点,比如蝴蝶兰盆栽,窗景那边也布置了一些绿植。”陈姗是90后,2000年全家从重庆迁到塘栖。大学毕业后,陈姗尝试过服务员、美容师、行政文员等多份工作,最终选择在2022年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花店。她说,比起城市的喧嚣,自己更爱田园间的自在。于是,在村里打造一个休闲放松场所的念头,悄悄在陈姗心里发了芽。
“后来,我无意间和一个朋友提起这个想法,他就向我推荐了这个场地。当时过来看了一下,有房子、有院子,还有湖景,这三者的结合让我非常喜欢。”清澈的河水绕村而过,岸边草木葱茏,白墙黛瓦映着天光……陈姗一下子就被芦塘河畔的这方小院击中了。今年3月,她向村里租下这片闲置土地,在业态选择上,陈姗果断地把方向瞄准新晋顶流村咖。
从花店店长跨界村咖主理人,装修、设备采购……陈姗全程亲力亲为,也碰到了不少困难,好在得到村里的大力支持。“前期从0到1的这个过程,会相对辛苦一些。有一次装修工人不小心拆到了屋檐,导致瓦片滑落,屋顶漏雨。我当时联系了村书记,他知道之后马上联系翻修瓦片的工人,当天晚上谈好施工方案,第二天开始干活,第三天就修补完成了,速度很快。”陈姗说。
九旬“最潮合伙人”上岗
今年7月底,河边边咖啡小院开启试营业,日均客流量约100人次,在当地小火了一把。除了鲜花的浪漫、咖啡的醇香、乡野的宁静,“河边边”的流量密码还在于一个人,陈姗的爷爷。
陈爷爷今年90岁,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闲在家总感到无所事事。得知孙女成了地地道道的新农人,他迫不及待地要来帮忙。“现在和以前区别很大。以前我下地干农活身体上比较辛苦,而且要看天吃饭,但我孙女开村咖就需要多动脑筋,年轻人有想法很重要。”不仅如此,在陈爷爷看来,农产品滞销这个曾经困扰自己的难题也能通过村咖等乡村新业态得以解决,这让他下定决心投入新“工作”。“咖啡可以融入很多当地元素,比如特色农产品,这就可以帮农户拓宽销售面。”陈爷爷说。
从面朝土地到面向潮流,在陈姗的帮助下,陈爷爷不仅在外形上变身潮酷主理人,最近,他还跟着孙女学习花艺,未来,爷孙俩计划把花艺培训也引入小院。“后期还是想做一些与花艺相关的东西,比如花艺培训、插花沙龙,还有各种手工体验课程。想让顾客觉得这里是一个有趣的、来了还想来的地方,而不是单纯为了打卡而来。”陈姗说。
分享到: |
90岁的陈爷爷跟着90后孙女学习花艺
(记者 钱昕雯) 90+90=?答案不是180,而是一个跨越时光的组合:怀揣花艺梦想的90后姑娘和90岁“最潮合伙人”爷爷,用爱与创意做了一道温暖加法。近日,爷孙俩共同打造的河边边咖啡小院在塘栖镇塘栖村开启试营业。
花香咖啡成网红打卡点
午后,阳光透过河边边咖啡小院的玻璃窗洒进来,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桌面摆着当季鲜花,墙上挂着花艺作品,连角落里的小摆件都带着花草的温柔。三五成群的游客们手捧咖啡,尽享视觉与味觉的双重治愈体验。“我是头一回打卡村咖,餐品好吃,环境漂亮,体验感很棒。”趁着空闲时间,市民白女士和朋友换上文艺风穿搭,驱车从市区赶来,“平时就喜欢在咖啡店拍照,想多尝试一下不同的风格。”
咖啡香混着花香,这份独属于河边边咖啡小院的氛围感,来自主理人陈姗多年的花艺经验。“我开了三年花店,所以在这个小院里融入了一些花艺装饰作为打卡点,比如蝴蝶兰盆栽,窗景那边也布置了一些绿植。”陈姗是90后,2000年全家从重庆迁到塘栖。大学毕业后,陈姗尝试过服务员、美容师、行政文员等多份工作,最终选择在2022年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花店。她说,比起城市的喧嚣,自己更爱田园间的自在。于是,在村里打造一个休闲放松场所的念头,悄悄在陈姗心里发了芽。
“后来,我无意间和一个朋友提起这个想法,他就向我推荐了这个场地。当时过来看了一下,有房子、有院子,还有湖景,这三者的结合让我非常喜欢。”清澈的河水绕村而过,岸边草木葱茏,白墙黛瓦映着天光……陈姗一下子就被芦塘河畔的这方小院击中了。今年3月,她向村里租下这片闲置土地,在业态选择上,陈姗果断地把方向瞄准新晋顶流村咖。
从花店店长跨界村咖主理人,装修、设备采购……陈姗全程亲力亲为,也碰到了不少困难,好在得到村里的大力支持。“前期从0到1的这个过程,会相对辛苦一些。有一次装修工人不小心拆到了屋檐,导致瓦片滑落,屋顶漏雨。我当时联系了村书记,他知道之后马上联系翻修瓦片的工人,当天晚上谈好施工方案,第二天开始干活,第三天就修补完成了,速度很快。”陈姗说。
九旬“最潮合伙人”上岗
今年7月底,河边边咖啡小院开启试营业,日均客流量约100人次,在当地小火了一把。除了鲜花的浪漫、咖啡的醇香、乡野的宁静,“河边边”的流量密码还在于一个人,陈姗的爷爷。
陈爷爷今年90岁,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闲在家总感到无所事事。得知孙女成了地地道道的新农人,他迫不及待地要来帮忙。“现在和以前区别很大。以前我下地干农活身体上比较辛苦,而且要看天吃饭,但我孙女开村咖就需要多动脑筋,年轻人有想法很重要。”不仅如此,在陈爷爷看来,农产品滞销这个曾经困扰自己的难题也能通过村咖等乡村新业态得以解决,这让他下定决心投入新“工作”。“咖啡可以融入很多当地元素,比如特色农产品,这就可以帮农户拓宽销售面。”陈爷爷说。
从面朝土地到面向潮流,在陈姗的帮助下,陈爷爷不仅在外形上变身潮酷主理人,最近,他还跟着孙女学习花艺,未来,爷孙俩计划把花艺培训也引入小院。“后期还是想做一些与花艺相关的东西,比如花艺培训、插花沙龙,还有各种手工体验课程。想让顾客觉得这里是一个有趣的、来了还想来的地方,而不是单纯为了打卡而来。”陈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