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幻光影里注入青春力量
临平籍学子牵手百年皮影“卫家班”
发布时间: 2025-08-08 09:28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808002_003_01_b.jpg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位于塘栖镇的河西埭村文化礼堂却是人声鼎沸。台下,欢声笑语中,热情观众翘首以盼;台上,灯影流转间,皮影好戏拉开帷幕。这样的场景,每周都在河西埭村上演。不过,近日村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一支由近10位浙江工商大学临平籍学子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

皮影戏的魅力何在?不妨透过实践团成员的眼睛去看一看。伴着婉转动听的曲调,团员们在卫家班皮影戏非遗传承人柴小英的帮助下,操控一张张影人上下跳跃、左右腾挪,演绎着嬉笑怒骂、悲欢离合,观者便在这变幻的光影中梦回童年。“从小只是从长辈口中听说过‘卫家班’的名号,但亲眼看到皮影在画布上动起来的那一刻,这种震撼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它完全就是一种光影产生的美。当自己动手操作时,我发现皮影的关节很多,对于没有接触过皮影的人来说,难度很高,练到双手协调的状态肯定需要不少时间。”浙江工商大学临平籍学子工作站站长田湘怡说。

“‘卫家班皮影戏’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尤其在清末民初,‘卫家班’火遍塘栖的角角落落,‘结甲戏’成为塘栖一带的独有风俗……”皮影展示馆里,柴小英给学生们讲起“老底子”的故事。“皮影传承不仅仅是吹拉弹唱,还有手工制作、剧本撰写等一系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柴小英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卫家班皮影戏”面临无人“接班”的困境。为了守住这一传统文化“珍宝”,2016年,河西埭村将“卫家班皮影戏”作为“一村一品”特色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抢救保护工作。2020年,河西埭村召集本村对皮影戏感兴趣的村民,成立了“河西埭皮影剧团”,并邀请国内知名专业皮影戏师傅进村,手把手传授皮影技巧和剧目。“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拜师北京老舍茶馆的师傅,学习皮影制作及皮影戏表演技艺。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皮影爱好者聚到了一起,剧团成员从几个增加到几十个,补充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同时,2014年开始,每年寒暑假都有大批学生到我们这里来交流学习,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越来越多青年学子加入‘卫家班’这支队伍。”柴小英表示。

未来,传统皮影戏如何焕发新生机?又如何借此走出一条人文乡村发展之路?这不单是河西埭村要解决的燃眉之急,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学的是经济学专业,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开发一些既有文化内涵又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对于‘卫家班’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设计出爆款文创产品?在田湘怡看来,“创新性”和“应用性”缺一不可,“比如光影盒,它就是一款老少皆宜的文创产品,还可以开展市场调研,看看年轻人喜欢什么。”

接下来,实践团还将去往海宁市,实地探访海宁皮影剧团。“我们想深入了解他们的一些创作模式及表演形式,看看是否有我们河西埭村可以借鉴的地方,再基于此提出一些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建议。”田湘怡表示。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在梦幻光影里注入青春力量
发布时间: 2025-08-08 09:28:44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808002_003_01_b.jpg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位于塘栖镇的河西埭村文化礼堂却是人声鼎沸。台下,欢声笑语中,热情观众翘首以盼;台上,灯影流转间,皮影好戏拉开帷幕。这样的场景,每周都在河西埭村上演。不过,近日村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一支由近10位浙江工商大学临平籍学子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

皮影戏的魅力何在?不妨透过实践团成员的眼睛去看一看。伴着婉转动听的曲调,团员们在卫家班皮影戏非遗传承人柴小英的帮助下,操控一张张影人上下跳跃、左右腾挪,演绎着嬉笑怒骂、悲欢离合,观者便在这变幻的光影中梦回童年。“从小只是从长辈口中听说过‘卫家班’的名号,但亲眼看到皮影在画布上动起来的那一刻,这种震撼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它完全就是一种光影产生的美。当自己动手操作时,我发现皮影的关节很多,对于没有接触过皮影的人来说,难度很高,练到双手协调的状态肯定需要不少时间。”浙江工商大学临平籍学子工作站站长田湘怡说。

“‘卫家班皮影戏’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尤其在清末民初,‘卫家班’火遍塘栖的角角落落,‘结甲戏’成为塘栖一带的独有风俗……”皮影展示馆里,柴小英给学生们讲起“老底子”的故事。“皮影传承不仅仅是吹拉弹唱,还有手工制作、剧本撰写等一系列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柴小英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卫家班皮影戏”面临无人“接班”的困境。为了守住这一传统文化“珍宝”,2016年,河西埭村将“卫家班皮影戏”作为“一村一品”特色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抢救保护工作。2020年,河西埭村召集本村对皮影戏感兴趣的村民,成立了“河西埭皮影剧团”,并邀请国内知名专业皮影戏师傅进村,手把手传授皮影技巧和剧目。“村里的年轻人一起拜师北京老舍茶馆的师傅,学习皮影制作及皮影戏表演技艺。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皮影爱好者聚到了一起,剧团成员从几个增加到几十个,补充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同时,2014年开始,每年寒暑假都有大批学生到我们这里来交流学习,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越来越多青年学子加入‘卫家班’这支队伍。”柴小英表示。

未来,传统皮影戏如何焕发新生机?又如何借此走出一条人文乡村发展之路?这不单是河西埭村要解决的燃眉之急,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学的是经济学专业,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开发一些既有文化内涵又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对于‘卫家班’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设计出爆款文创产品?在田湘怡看来,“创新性”和“应用性”缺一不可,“比如光影盒,它就是一款老少皆宜的文创产品,还可以开展市场调研,看看年轻人喜欢什么。”

接下来,实践团还将去往海宁市,实地探访海宁皮影剧团。“我们想深入了解他们的一些创作模式及表演形式,看看是否有我们河西埭村可以借鉴的地方,再基于此提出一些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建议。”田湘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