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方祎 金山) “比起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看电视,这里的陶艺课更有意思。”近日,在临平街道大自然陶艺展览馆内,五年级学生金运豪一边捏制陶泥,一边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这个暑假,临平街道整合辖区优质文化资源,为青少年量身打造包含陶艺、非遗手作等在内的“文化清凉套餐”,让文化场馆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在陶艺教室内,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刘国俊正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制作陶坯。10余位青少年围坐在工作台前,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揉捏陶泥、拉坯塑形。“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家长李女士对街道推出的暑期活动赞不绝口。
除陶艺课外,今年夏天,临平街道依托辖区内的临平智慧图书馆、庙街拾铺文化驿站、观一文化驿站等资源,推出暑期“文化大礼包”:从手工制作香皂到体验银饰、珐琅等非遗手作,再到中医智慧研学,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特色课程绘就一张覆盖全域的“暑期成长地图”。
据统计,暑假开始后,临平街道已累计开展文化活动近200场,惠及群众约3000人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继续从群众需求出发,整合各方资源,推出更多优质文化服务,让群众生活更具文化味与幸福感。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方祎 金山) “比起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看电视,这里的陶艺课更有意思。”近日,在临平街道大自然陶艺展览馆内,五年级学生金运豪一边捏制陶泥,一边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这个暑假,临平街道整合辖区优质文化资源,为青少年量身打造包含陶艺、非遗手作等在内的“文化清凉套餐”,让文化场馆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在陶艺教室内,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刘国俊正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制作陶坯。10余位青少年围坐在工作台前,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揉捏陶泥、拉坯塑形。“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工匠精神,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家长李女士对街道推出的暑期活动赞不绝口。
除陶艺课外,今年夏天,临平街道依托辖区内的临平智慧图书馆、庙街拾铺文化驿站、观一文化驿站等资源,推出暑期“文化大礼包”:从手工制作香皂到体验银饰、珐琅等非遗手作,再到中医智慧研学,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特色课程绘就一张覆盖全域的“暑期成长地图”。
据统计,暑假开始后,临平街道已累计开展文化活动近200场,惠及群众约3000人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继续从群众需求出发,整合各方资源,推出更多优质文化服务,让群众生活更具文化味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