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沈凡佳 王钰涵 通讯员 祝喃喃 胡佳圆) 近日,2025年浙江数商(领军型、成长型)名单公示,临平区共有5家企业成功入选。其中,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获评领军型企业,杰能科世智能安全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三象数据有限公司、浙江子不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选成长型企业。
“浙江数商”指的是在浙江省内注册登记、以数据作为业务活动的主要对象或主要生产原料、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经济主体,冠以“浙江”二字表明培育发展数商紧密围绕浙江415X产业集群。临平区此次入选企业涵盖工业互联网、跨境电商、低空安全等不同领域,彰显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多元化态势。目前,我区正大力实施“AI+新制造”行动,以算力小镇为核心载体,构建大数据、智能算力、大模型、垂直应用“数算模用”产业生态体系,特色化、差异化赋能各行各业发展。
走进子不语的创新高效中心,几十台电脑屏幕上同时跃动着代码,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程序员们正在更新迭代子不语数字化供应系统的“成品采购”功能模块。“原先有4-5道人工审核程序,可能需要两三天时间完成审批,现在我们计划加入自动化手段,完成后速度可以提升至分钟级。”子不语轮值CTO黄国进告诉记者。
子不语是中国本土最大的服装品牌跨境电商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ERP系统和物流仓储平台,已经实现了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整合,该功能模块的提升便是全产业链的其中一环。“公司自2022年上市后,进一步加大了整体信息化建设,近三年研发投入每年超过3000万元。同时大力布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实现AI在产品设计、智能广告投放、商品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如周转率提升30%以上,广告转化率提升超20%。”黄国进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系统化推进数字化升级,子不语在2024年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全年GMV近50亿元,营收突破33亿元,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目前,企业正逐步构建起以数据为驱动、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电商运营体系,接下来将持续加大在数字技术上的投入,不断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争做跨境电商领域“数商企业”的排头兵。
三象数据则面向纺织、船舶等领域的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一方面打通构建人、机、料、法、环智慧互联的企业“内链”,另一方面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网络化共享、智慧化协作的“外链”,促进行业融通发展。例如其自研的三象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应用于纺织行业,包括服装面料、家纺、织带等工厂。针对行业内设备密集型和数据实时性两大特点,该平台基于物联网采集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实现纺织全工序监测,并实现工厂生产过程透明化、精益化、协同化全流程管控。
“以每台织机每秒钟采集几十个点计算,一个上千台织机的工厂每秒钟需要采集几万个点,数据量非常大。同时数据采集必须保证时空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才能真正实现以数据分析反向指导生产管理,提供生产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三象数据总经理吴玺介绍,该方案已经应用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超过50家纺织工厂,平均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设备利用率提高约30%,生产周期缩短约10%,每亿元产值年均节约原料成本200万元。
三象数据拥有4项授权专利40余项软著,并参与1项团体标准制定,研发人员占比约90%,目前正在结合AI研发新的应用场景。如今年3月公司创新运用视觉识别大模型训练小模型,解决织线企业机器空转问题,准确率达95%以上,相比传统人工巡检千余点位的方式,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接下来,企业将深耕细分领域,进一步深化AI在生产全链条的渗透,持续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进程。
此次5家企业的入选,可以说是临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拥有数字经济核心目录企业172家。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对数字化改革的把握能力、引领能力和驾驭能力,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同时,加大对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快构建要素供给新模式,不断夯实创新载体、强化人才引育,让创新发展动能充分涌流。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沈凡佳 王钰涵 通讯员 祝喃喃 胡佳圆) 近日,2025年浙江数商(领军型、成长型)名单公示,临平区共有5家企业成功入选。其中,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获评领军型企业,杰能科世智能安全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三象数据有限公司、浙江子不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选成长型企业。
“浙江数商”指的是在浙江省内注册登记、以数据作为业务活动的主要对象或主要生产原料、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经济主体,冠以“浙江”二字表明培育发展数商紧密围绕浙江415X产业集群。临平区此次入选企业涵盖工业互联网、跨境电商、低空安全等不同领域,彰显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多元化态势。目前,我区正大力实施“AI+新制造”行动,以算力小镇为核心载体,构建大数据、智能算力、大模型、垂直应用“数算模用”产业生态体系,特色化、差异化赋能各行各业发展。
走进子不语的创新高效中心,几十台电脑屏幕上同时跃动着代码,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程序员们正在更新迭代子不语数字化供应系统的“成品采购”功能模块。“原先有4-5道人工审核程序,可能需要两三天时间完成审批,现在我们计划加入自动化手段,完成后速度可以提升至分钟级。”子不语轮值CTO黄国进告诉记者。
子不语是中国本土最大的服装品牌跨境电商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ERP系统和物流仓储平台,已经实现了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整合,该功能模块的提升便是全产业链的其中一环。“公司自2022年上市后,进一步加大了整体信息化建设,近三年研发投入每年超过3000万元。同时大力布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实现AI在产品设计、智能广告投放、商品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如周转率提升30%以上,广告转化率提升超20%。”黄国进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系统化推进数字化升级,子不语在2024年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全年GMV近50亿元,营收突破33亿元,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目前,企业正逐步构建起以数据为驱动、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电商运营体系,接下来将持续加大在数字技术上的投入,不断提升数据治理与应用能力,争做跨境电商领域“数商企业”的排头兵。
三象数据则面向纺织、船舶等领域的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一方面打通构建人、机、料、法、环智慧互联的企业“内链”,另一方面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网络化共享、智慧化协作的“外链”,促进行业融通发展。例如其自研的三象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应用于纺织行业,包括服装面料、家纺、织带等工厂。针对行业内设备密集型和数据实时性两大特点,该平台基于物联网采集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实现纺织全工序监测,并实现工厂生产过程透明化、精益化、协同化全流程管控。
“以每台织机每秒钟采集几十个点计算,一个上千台织机的工厂每秒钟需要采集几万个点,数据量非常大。同时数据采集必须保证时空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才能真正实现以数据分析反向指导生产管理,提供生产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三象数据总经理吴玺介绍,该方案已经应用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超过50家纺织工厂,平均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设备利用率提高约30%,生产周期缩短约10%,每亿元产值年均节约原料成本200万元。
三象数据拥有4项授权专利40余项软著,并参与1项团体标准制定,研发人员占比约90%,目前正在结合AI研发新的应用场景。如今年3月公司创新运用视觉识别大模型训练小模型,解决织线企业机器空转问题,准确率达95%以上,相比传统人工巡检千余点位的方式,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接下来,企业将深耕细分领域,进一步深化AI在生产全链条的渗透,持续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进程。
此次5家企业的入选,可以说是临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拥有数字经济核心目录企业172家。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对数字化改革的把握能力、引领能力和驾驭能力,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同时,加大对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快构建要素供给新模式,不断夯实创新载体、强化人才引育,让创新发展动能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