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携手谱写共富曲
临平与石渠共绘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5-09-05 09:19 来源: 今日临平

 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记者 杨荣 通讯员 冀世纪) 临平与石渠,一个地处江南水乡,一个位于雪域高原,两地相距3000多公里,海拔落差达4000多米。自去年以来,临平援派新一批干部奔赴石渠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临平援石工作队在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土地上,持续播撒着幸福的种子。

产业帮扶鼓起“钱袋子”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更是乡村振兴、群众致富的关键。要让石渠群众真正富起来,需要把产业做起来。临平援石团队立足石渠当地实际,选择合适的项目,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推动当地产业规模化发展。

位于石渠县洛须镇的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临平对口援建的产业项目的典范。园区的60栋连栋大棚总投资5000万元,引入了绿色防控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及智慧物联网系统等现代农业技术。该园区不仅为石渠县城和周边地区提供新鲜蔬菜,还具备果蔬保鲜、农产品初加工等功能,一年可创造数百万元的产值。

园区是四川省知名企业“饭扫光”集团的高原萝卜的原料供应地,眼下大棚里的白萝卜已长出长长的叶片,总经理助理康丽介绍,白萝卜预计每亩产量超1.5万斤,产值预估超100万元。

随着天气转凉,草莓即将登场。此前,高原上种植的草莓品种主要是丹东红颜,去年,在临平干部的积极对接下,园区引进了黑珍珠和白露两个新品种进行试种,亩产达到1200斤,采摘期可一直持续到5月。“高原地带从未种植过这些新品种草莓,中途也遇到了死苗等问题,好在有技术专家的指导,我们迅速调整种植策略,草莓长势十分喜人,产量也达到了高原种植的高值,当时采摘价50元一斤,深受市场欢迎。今年,我们打算再尝试一些新品种。”康丽满怀信心地说道。

产业产量的提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也让周边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周边有3个村80余位村民加入园区的生产经营工作,我们用工也是优先考虑家庭困难的村民。园区工作时长约十个月,他们每人一年有4万元以上的收入。”康丽介绍道。

除了建设大棚,在临平工作分队的牵线下,基地升级了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发建设智慧物联网系统,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此外,项目在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园区产值的附加值,推出了采摘、旅游等农文旅项目,年吸引游客近1.5万人次,带动农旅创收180万元。

“只有产业振兴了,石渠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临平工作分队相关负责人说道。

石渠县农牧资源丰富,有白菌、虫草、牦牛肉等优质的农牧产品,临平工作分队积极开展针对性帮扶行动。工作分队组织召开生鲜牦牛肉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实地考察牦牛育种、养殖、屠宰、仓储等全链条环节,策划开展牦牛饮食文化沙龙等主题活动,助力销售2万斤牦牛肉。

与此同时,临平充分发挥自身服装、制造等相关产业优势,举办缝纫、汽车维修、中式烹饪等技能培训班,惠及石渠适龄劳动力超500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职业技能,助力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民生帮扶提升“幸福指数”

“民生连着千家万户,解决好民生问题石渠的群众才会更幸福,我们的付出才更有意义。”临平工作分队相关负责人说。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中,医疗保障始终是重中之重。

临平援助400万元,用于提升石渠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为医院配备了呼吸机、麻醉机、负压系统、病房病床等医疗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同时,新增派6名医技人才,在坐诊与手术之余,深入开展健康义诊、预防宣讲、入户送药等活动,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本地医疗团队成长。

在医院的诊室里,临平工作分队医疗队工作人员吴佳波正在为一位因肚子疼前来就诊的患者看诊。吴佳波是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儿科专业医生,到了石渠后成为了一名全科医生,目前他一个月完成门诊量超200例。“这里医院的科室划分不太细致,我们每个人都会带一名帮扶医生,希望在半年内能够建立不同领域的专科,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进行治疗,包括识别肺炎体征、检查胸片等。”吴佳波说,不久前,团队还协作成功救治了一对双胞胎早产儿。

截至目前,临平已推动医院结对8家次,援派医技人才合计30人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50余次,定期举办远程诊疗、术前会诊和业务培训。临平挂职医生实际参与手术台数占全县手术总台数达40%,还成功实施当地首台开颅手术。可以说,临平在技术提升、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石渠县相关医疗机构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与此同时,临平工作分队还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发展、养老服务提升等项目,助老扶困,温暖民心。今年6月,尼呷镇卫生院高压氧舱启用,为提升石渠基础医疗水平添砖加瓦。

临平工作分队还广泛发动临平社会力量,如阿里公益、马云基金会、新浪扬帆基金会、杭州市志愿者协会、临平滴水公益、福斯达等32家单位(个人)来到石渠开展帮扶活动,累计捐款捐物860万余元,受惠农牧民达2万余人。联合省青基会、杭州滴水公益等力量在浙江省儿保为石渠县一名患有脑脊膜膨出疾病的8岁男孩开展手术治疗。

今年8月,临平耕读缘爱心助学团队来到石渠,在开学前为起坞乡84位困难家庭学生送上助学款和物资。“在临平援石团队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我们与困难家庭的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结对,第一批结对了38个孩子,第二批84个。我们为每个孩子提供1200元到1700元不等的助学款,再给孩子们发放300元左右的学习资料和衣物。”耕读缘爱心助学团队负责人高颖介绍道。

在临平与石渠的携手奋进中,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在高原携手谱写共富曲
发布时间: 2025-09-05 09:19:59 来源: 今日临平

 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记者 杨荣 通讯员 冀世纪) 临平与石渠,一个地处江南水乡,一个位于雪域高原,两地相距3000多公里,海拔落差达4000多米。自去年以来,临平援派新一批干部奔赴石渠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临平援石工作队在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土地上,持续播撒着幸福的种子。

产业帮扶鼓起“钱袋子”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更是乡村振兴、群众致富的关键。要让石渠群众真正富起来,需要把产业做起来。临平援石团队立足石渠当地实际,选择合适的项目,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推动当地产业规模化发展。

位于石渠县洛须镇的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临平对口援建的产业项目的典范。园区的60栋连栋大棚总投资5000万元,引入了绿色防控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及智慧物联网系统等现代农业技术。该园区不仅为石渠县城和周边地区提供新鲜蔬菜,还具备果蔬保鲜、农产品初加工等功能,一年可创造数百万元的产值。

园区是四川省知名企业“饭扫光”集团的高原萝卜的原料供应地,眼下大棚里的白萝卜已长出长长的叶片,总经理助理康丽介绍,白萝卜预计每亩产量超1.5万斤,产值预估超100万元。

随着天气转凉,草莓即将登场。此前,高原上种植的草莓品种主要是丹东红颜,去年,在临平干部的积极对接下,园区引进了黑珍珠和白露两个新品种进行试种,亩产达到1200斤,采摘期可一直持续到5月。“高原地带从未种植过这些新品种草莓,中途也遇到了死苗等问题,好在有技术专家的指导,我们迅速调整种植策略,草莓长势十分喜人,产量也达到了高原种植的高值,当时采摘价50元一斤,深受市场欢迎。今年,我们打算再尝试一些新品种。”康丽满怀信心地说道。

产业产量的提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也让周边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周边有3个村80余位村民加入园区的生产经营工作,我们用工也是优先考虑家庭困难的村民。园区工作时长约十个月,他们每人一年有4万元以上的收入。”康丽介绍道。

除了建设大棚,在临平工作分队的牵线下,基地升级了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发建设智慧物联网系统,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此外,项目在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园区产值的附加值,推出了采摘、旅游等农文旅项目,年吸引游客近1.5万人次,带动农旅创收180万元。

“只有产业振兴了,石渠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临平工作分队相关负责人说道。

石渠县农牧资源丰富,有白菌、虫草、牦牛肉等优质的农牧产品,临平工作分队积极开展针对性帮扶行动。工作分队组织召开生鲜牦牛肉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实地考察牦牛育种、养殖、屠宰、仓储等全链条环节,策划开展牦牛饮食文化沙龙等主题活动,助力销售2万斤牦牛肉。

与此同时,临平充分发挥自身服装、制造等相关产业优势,举办缝纫、汽车维修、中式烹饪等技能培训班,惠及石渠适龄劳动力超500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职业技能,助力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民生帮扶提升“幸福指数”

“民生连着千家万户,解决好民生问题石渠的群众才会更幸福,我们的付出才更有意义。”临平工作分队相关负责人说。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中,医疗保障始终是重中之重。

临平援助400万元,用于提升石渠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为医院配备了呼吸机、麻醉机、负压系统、病房病床等医疗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同时,新增派6名医技人才,在坐诊与手术之余,深入开展健康义诊、预防宣讲、入户送药等活动,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本地医疗团队成长。

在医院的诊室里,临平工作分队医疗队工作人员吴佳波正在为一位因肚子疼前来就诊的患者看诊。吴佳波是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儿科专业医生,到了石渠后成为了一名全科医生,目前他一个月完成门诊量超200例。“这里医院的科室划分不太细致,我们每个人都会带一名帮扶医生,希望在半年内能够建立不同领域的专科,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进行治疗,包括识别肺炎体征、检查胸片等。”吴佳波说,不久前,团队还协作成功救治了一对双胞胎早产儿。

截至目前,临平已推动医院结对8家次,援派医技人才合计30人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50余次,定期举办远程诊疗、术前会诊和业务培训。临平挂职医生实际参与手术台数占全县手术总台数达40%,还成功实施当地首台开颅手术。可以说,临平在技术提升、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石渠县相关医疗机构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与此同时,临平工作分队还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发展、养老服务提升等项目,助老扶困,温暖民心。今年6月,尼呷镇卫生院高压氧舱启用,为提升石渠基础医疗水平添砖加瓦。

临平工作分队还广泛发动临平社会力量,如阿里公益、马云基金会、新浪扬帆基金会、杭州市志愿者协会、临平滴水公益、福斯达等32家单位(个人)来到石渠开展帮扶活动,累计捐款捐物860万余元,受惠农牧民达2万余人。联合省青基会、杭州滴水公益等力量在浙江省儿保为石渠县一名患有脑脊膜膨出疾病的8岁男孩开展手术治疗。

今年8月,临平耕读缘爱心助学团队来到石渠,在开学前为起坞乡84位困难家庭学生送上助学款和物资。“在临平援石团队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我们与困难家庭的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结对,第一批结对了38个孩子,第二批84个。我们为每个孩子提供1200元到1700元不等的助学款,再给孩子们发放300元左右的学习资料和衣物。”耕读缘爱心助学团队负责人高颖介绍道。

在临平与石渠的携手奋进中,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