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未来工厂6家 连续五年居全省各区县首位
临平“智造”引领持续攀高逐新
发布时间: 2025-02-11 09:45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高悦) “黑灯”工厂无需一人,却能年产800万件智能厨电,7天完成1辆摩托车的生产和交付,2分钟出货1台电梯……数字经济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临平企业投身“未来”,通过智改数转,从制造迈向“智造”,实现技术和品质的双飞跃。近日,位于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众望布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浙江省未来工厂。至此,临平省级“未来工厂”累计认定数量达6家,持续五年列全省各区县首位。

新春伊始,众望布艺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智能化产线上,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哒哒”声,上百台织造机高速运转。但见智能机器人穿梭其间,井然有序地完成落布、运输等任务。“高效的生产管理得益于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公司信息部主管姚莹莹介绍,依托该应用,生产流程中的给料、纺布、检测、包装、码垛等步骤都能实现智能化运作,工人只需操作平板电脑,便能实现从“一根线”到“一匹布”的全过程数智化管理。“智能化改造后,人力成本降低了一半,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姚莹莹说,产量的提高还源自先进的制造设备,目前产线上使用的剑杆织机每分钟转速可达500转,大大提升了产能。此外,通过配套安装的吸尘装置,织造和除尘同步进行,布面飞花飞毛的现象明显减少,产品质量得到极大保障。

众望布艺的主营业务是中高档装饰面料及制成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扎根临平三十年,公司在布艺产品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有紧跟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才能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公司董事长杨林山说,持续的创新驱动与技术革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绕不开的必经之路。为此,企业抢抓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的窗口期,围绕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的目标,大力推动智慧工厂建设,成功实现精准操作、精细控制、精益管理。目前,企业制造工艺产业链体系趋于完善,拥有上百台进口织造设备和后整理设备,生产运营效率、品质稳定性、人均产出比均得以提升。众望布艺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家具面料核心供应商,也是家纺布艺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14.99%。

临平靠制造业“起家”,如今靠制造业“当家”。在这个从大到强、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中,加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成为驱动产业持续攀高逐新的强劲引擎。锚定“全省智能制造中心”的目标定位,临平实施智能制造“8332”计划,由“底座+腰部+标杆”多头发力,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龙头企业”带头领跑,“腰部企业”持续发力。一方面,临平积极推动“AI+新制造”发展,打造头部示范,通过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培育体系,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鼓励企业应用AI技术,依托数据优势探索行业模型。2024年,春风动力、老板电器被列入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全市人工智能标杆型应用场景示范。另一方面,针对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通信设备制造三大重点行业,精准施策,构建企业数字化基础和数改意愿基本画像,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2024年,全区新增市级“未来工厂”企业10家,新增量居省市前列。此外,临平还通过编制《临平区数字化服务产品手册》,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引导企业加大数字化软硬件系统投入力度,成功培育一批省级数字化服务商和平台,有力推动全区智能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如今,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引领下,临平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区家纺企业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步伐加快,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工程建设项目正抢抓进度落地。未来,临平将进一步完善未来工厂培育体系,做好重点储备企业的未来工厂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级卓越智能工厂对标评定工作,确保我区省级未来工厂认定数量及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数量均保持全省领先,高质量打造全省“智能制造高地”。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临平“智造”引领持续攀高逐新
发布时间: 2025-02-11 09:45:20 来源: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高悦) “黑灯”工厂无需一人,却能年产800万件智能厨电,7天完成1辆摩托车的生产和交付,2分钟出货1台电梯……数字经济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临平企业投身“未来”,通过智改数转,从制造迈向“智造”,实现技术和品质的双飞跃。近日,位于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众望布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浙江省未来工厂。至此,临平省级“未来工厂”累计认定数量达6家,持续五年列全省各区县首位。

新春伊始,众望布艺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智能化产线上,伴随着节奏感极强的“哒哒”声,上百台织造机高速运转。但见智能机器人穿梭其间,井然有序地完成落布、运输等任务。“高效的生产管理得益于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公司信息部主管姚莹莹介绍,依托该应用,生产流程中的给料、纺布、检测、包装、码垛等步骤都能实现智能化运作,工人只需操作平板电脑,便能实现从“一根线”到“一匹布”的全过程数智化管理。“智能化改造后,人力成本降低了一半,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姚莹莹说,产量的提高还源自先进的制造设备,目前产线上使用的剑杆织机每分钟转速可达500转,大大提升了产能。此外,通过配套安装的吸尘装置,织造和除尘同步进行,布面飞花飞毛的现象明显减少,产品质量得到极大保障。

众望布艺的主营业务是中高档装饰面料及制成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扎根临平三十年,公司在布艺产品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有紧跟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才能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公司董事长杨林山说,持续的创新驱动与技术革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绕不开的必经之路。为此,企业抢抓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的窗口期,围绕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的目标,大力推动智慧工厂建设,成功实现精准操作、精细控制、精益管理。目前,企业制造工艺产业链体系趋于完善,拥有上百台进口织造设备和后整理设备,生产运营效率、品质稳定性、人均产出比均得以提升。众望布艺已发展成为全球知名家具面料核心供应商,也是家纺布艺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14.99%。

临平靠制造业“起家”,如今靠制造业“当家”。在这个从大到强、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中,加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成为驱动产业持续攀高逐新的强劲引擎。锚定“全省智能制造中心”的目标定位,临平实施智能制造“8332”计划,由“底座+腰部+标杆”多头发力,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龙头企业”带头领跑,“腰部企业”持续发力。一方面,临平积极推动“AI+新制造”发展,打造头部示范,通过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培育体系,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鼓励企业应用AI技术,依托数据优势探索行业模型。2024年,春风动力、老板电器被列入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全市人工智能标杆型应用场景示范。另一方面,针对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通信设备制造三大重点行业,精准施策,构建企业数字化基础和数改意愿基本画像,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2024年,全区新增市级“未来工厂”企业10家,新增量居省市前列。此外,临平还通过编制《临平区数字化服务产品手册》,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引导企业加大数字化软硬件系统投入力度,成功培育一批省级数字化服务商和平台,有力推动全区智能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如今,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引领下,临平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全区家纺企业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步伐加快,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工程建设项目正抢抓进度落地。未来,临平将进一步完善未来工厂培育体系,做好重点储备企业的未来工厂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级卓越智能工厂对标评定工作,确保我区省级未来工厂认定数量及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数量均保持全省领先,高质量打造全省“智能制造高地”。